MVE液氮容器作为高端生物样本存储设备,其稳定的低温环境和可靠的安全系统是保障珍贵样本安全的关键。在使用过程中,触发报警是设备自我保护的重要机制,其中,“压力过高报警”是较为常见且需紧急处理的情况之一。本文将深入分析该报警的成因,并提供清晰的处理步骤与预防措施。
当容器压力表显示值超过安全阈值并触发报警时,通常由以下一个或几个因素导致:
真空失效率降低: 这是最严重的原因之一。杜瓦瓶的真空夹层是主要的隔热结构,一旦真空度下降(即“漏热”),外部环境热量会大量涌入,导致液氮急剧气化,内部压力迅速攀升。
进/排液阀门未完全关闭: 在补充液氮或排放液体后,如果相关阀门未紧密关闭,会造成气体持续进入或内部气体逸出不畅,从而引起压力积聚。
环境温度过高或通风不良: 容器放置在高温环境或通风不佳的狭小空间,外部热量会加速液氮蒸发,产生的大量气体若不能通过安全阀及时释放,便会造成压力超高。
安全阀或压力控制系统故障: 安全阀是压力释放的最后屏障,如果因长期未校验或异物堵塞而卡滞,无法正常开启,压力便会只升不降。压力传感器或控制电路故障也可能导致误报警。
一旦报警响起,请保持冷静,并按照以下流程操作:
确认报警并疏散人员: 立即查看控制面板,确认是“Pressure High”报警。为确保安全,非必要人员应暂时远离容器区域。
检查并开启排气阀: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 在确保周边无明火且通风良好的前提下,缓慢、分次地打开容器的排气阀,将过量的气体释放到大气中。操作时需佩戴好防冻手套和护目镜,避免被低温气体冻伤。
检查阀门状态: 在泄压的同时,迅速检查进液阀、排液阀等是否处于完全关闭状态。如有松动,立即将其拧紧。
改善环境通风: 打开实验室或存储室的窗户和通风橱,加强空气流通,帮助降低环境温度和散去氮气。
观察压力变化: 持续观察压力表,待压力降至正常范围(绿色区域)后,关闭排气阀。报警应随之解除。
评估样本安全性: 检查容器内的液位是否正常,确保样本仍处于所需的低温浸泡或气相环境中。如有必要,应准备转移重要样本。
报警解除后,必须进行系统性检查,以防问题复发:
全面检查: 对容器所有阀门、管道接口进行密封性检查。
定期校验: 按照制造商建议,定期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安全阀、压力表和控制系统进行校验和维护。
规范操作: 强化操作人员的培训,确保所有人员在充装和取用后都能正确关闭阀门。
优化存放环境: 将容器放置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远离热源和阳光直射。
总结: MVE液氮容器的压力过高报警是一个重要的安全信号。用户通过理解其背后的原因,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流程,并建立完善的预防性维护制度,方能最大化保障设备与样本的安全,确保科研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。